2020年四川水产品总产量达180万吨
发布时间:2017/3/14 10:04:00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编辑:范莉

    日前,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由该厅代省政府起草的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水产产业的意见(代拟稿)》(以下简称 《意见》)已出炉,目前正在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3月27日之前,社会公众可以信函或电子邮件形式反馈意见。 

   《意见》提出,我省将以保障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维护生态为中心任务,以深化水产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转方式调结构为实现路径,形成生态良好、生产发展、产品优质、农民增收、平安和谐的现代水产业发展格局。 

目标 
   2020年养殖面 
   积达25万公顷 

   2020年,全省水产养殖区域布局更加优化,养殖面积达到25万公顷,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20万公顷,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80万吨;全省农民人均渔业收入达到840元以上;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550元,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率先迈入小康;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560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涉渔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60%∶10%∶30%。水产品产地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捕捞渔船数控制在1.15万艘以内,总功率不超过4.9万千瓦;年均人工放流苗种1亿尾以上,建设增殖放流站和驯养救护中心10个;建立2个省级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建立7个国家级、4个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内陆渔港5个。 

推进 
   五类地区各展所长 

   在如何推进措施方面,《意见》首先明确了我省水产区域布局。 

   《意见》提出,我省平原地区要以池塘为基础,以名优品种为重点,打造水产产业的优势和集中发展区;丘陵地区要以池塘及大水面为基础,以地方特色品种为重点,打造特色水产养殖基地;攀西地区要发挥光热资源优势,打造特色苗种繁育基地;盆周山区及西北高原地区则要发挥冷水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特色冷水鱼产业基地。稻田资源丰富的地区,要以稳粮增收为重点,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业。注重差异化发展,建立各具特色的“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养殖基地。 

   《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省力争改造池塘3.33万公顷,建设百万亩江河库区生态渔场,6.67万公顷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100个以上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个以上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30家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和100家省级休闲农庄(水产休闲渔业基地)。 

   此外,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水产品种结构、渔业科技创新、渔业品牌建设、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渔业资源保护等方面,《意见》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扶持 
   财政资金向水产业倾斜 

   《意见》提出,我省将积极推进天然水域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将符合条件的渔民纳入低保范围,并新增省级支农资金向水产业倾斜,继续将渔业纳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范围,将渔政执法、禁渔经费和水产品抽检、防疫、监测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对通过无公害水产品认证的单位补助检测费。 

   此外,我省还将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力保渔业能享受农业领域政策性贷款优惠政策,并大力发展渔业互助保险,鼓励发展渔业商业保险。各级各部门将认真落实好现代水产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促进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发展,全面提高监管和服务能力,不断破解制约行业发展的难题,推进现代水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 樊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