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脸又花了 文保专家集体入川会诊
发布时间:2022/1/12 9:50:00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傅晓蕾

乐山大佛脸又花了 文保专家集体入川会诊

吴晓铃

  乐山大佛的脸又花了!这尊世界现存最高最大的古代摩崖石刻造像曾经在2019年局部保养归来,岂料时隔两年又染旧疾。苔藓、丛草灌木悄悄爬上大佛身体,大佛面庞局部发黑、胸腹部有水渗晰……历经千年沧桑的乐山大佛面临着水害、风化、生物侵害以及大佛表层开裂、剥落等问题,健康情况再度引起人们关注。

  18日,四川省文物局邀请全国文保专家齐聚乐山,为乐山大佛把脉问诊。已在风雨中矗立千年的大佛,能否在全国顶尖文物医生会诊下根除病灶,延年益寿?

直击

大佛脸花了

脸现黑斑、身覆苔藓、空鼓裂痕……

  乐山大佛景区,即使是冬天旅游淡季,游客依然三三两两。景区最高处,排队与佛头合影是游客保留项目。19日下午,来自重庆的游客李兵在拍照后满意感叹,大佛很有沧桑感。他没想到的是,大佛急需问疾听诊。

  站在山顶护栏处,明显可以看到大佛层层发髻中生出了丛草,额头、下巴尤其鼻头长出青苔,佛头和胸口多条裂隙蔓延。如果站在大佛脚底,可以看到渗水打湿了大佛衣襟,灌木草丛在佛身生长。

  这只是肉眼可见的创面。乐山大佛景区党工委书记左小林介绍,位于三江交汇的乐山大佛长期露天保存,栉风沐雨,本体为脆弱红砂岩,水害诱发的风化、生物病害等问题非常突出。

  影响大佛表面形象的主要是生物病害,一类为苔藓、地衣及霉菌等,主要发生在大佛头部、胸部,严重影响着大佛形象;另一类则为杂草及树木发育,在佛上半身及环绕的崖壁上比较明显。

  记者了解到,自1914年以来,乐山大佛先后经过了七次较大规模的表面维护,暂时缓解了乐山大佛的风化。但由于修复材料与岩石本体材料的性能差异问题、水的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以及修复材料老化问题等,大佛头部、胸腹部修复部位的修复层时常空鼓、开裂、剥落,对大佛及游客安全带来影响。风化病害同样困扰着乐山大佛。记者看到,大佛附近威风凛凛的天王像和附近的多座龛窟,已经模糊轮廓……

会诊

为何又生病?

根本原因是未能解决水害

  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乐山大佛的多次修缮,有多次针对大佛的救命工程。针对影响大佛安全的水害问题,相关专家早在 30 多年前也就已经认识到,只是一直未能找到有效解决途径。

  中铁科研院西北院文保中心副主任孙博说:比如大佛发髻、脸部及胸腹部位存在区域性的开裂及残损,其实只是修复材料的剥落、开裂或空鼓。渗水不解决,再好的修复材料最终都会因为水压催生空鼓脱落,并导致佛身生物病害的发育。孙博表示,大佛反复出现花脸、黑鼻等污染现象,其实正是水长期浸润之后提供了微生物发育的温床。

  大佛要治理水害并且进行整体保护,必须要进行多学科的前期研究。詹长法直言,由于人们认识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的时代局限,对乐山大佛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这类世界遗产经验很少,相比国内其它石窟保护而言,乐山大佛的保护更具挑战。

  詹长法表示:为避免不当维修造成文物不可逆的伤害,技术方案必须要有严谨科学的前期实验和论证,只有开展长期不懈的保护工作才能保障大佛安全。

建议

治标先治本

系统性整体性保护成为共识

  20215月,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成立;20221月,乐山大佛文物保护专家座谈会借脑全国顶尖石窟保护专家,让乐山大佛的系统性保护看到了希望。

  大佛整体性保护究竟应该怎么做?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所所长李黎提出了建议,对以往几十年乐山大佛保护研究的成果进行系统总结,为后期开展保护研究垫定基础,避免重复工作。此外,要对大佛保护进行战略性规划并且保证落地,要建立大佛保护体系、从山体稳定、水文、微环境、水害、风化等多方面专题研究,最终形成乐山大佛自己的保护体系。

  这中间的当务之急,应该首先治水。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黄克忠曾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带头进行大佛病害研究。他表示,雨水和大佛本体的渗水,是大佛病害万恶之源,先治理水害,同时还要有整体的保护方案,这需要年复一年一件一件去完成。

  可以启动考古调查,去看看古人开凿大佛时的一些做法,汲取他们的智慧。针对乐山大佛,詹长法认为这方面的调查还不够,我们虽然也发现了古人设计在大佛耳后、肩部和胸部的排水系统,但大佛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互未凿通,这究竟是什么原因?现在没人研究这个问题。

  又已花脸的大佛,等得起吗?詹长法说,实际上现在公众看到的大佛的花脸、黑鼻等问题,主要是表面病害。大佛最要害的是岩体本身的稳定问题,现在对大佛的风险评估还不太明确,需要科学调查结果。

  我认为在科学系统的保护下,乐山大佛可以少生病、不生大病,实现延年益寿。詹长法表示。

  满脸泪痕的大佛,期待这天早日到来。

声音>>>

建议重修大像阁给大佛加个盖

  在解决水害的问题上,多位专家再度提出了重修大像阁的问题。

  长期从事石窟研究的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长雷玉华介绍,古人在设计佛龛的时候都会考虑到蔽雨问题,因此很多都设计了窟檐或引水槽。历史上,乐山大佛曾被一座近百米高的重檐木结构建筑大像阁所覆盖,避免了日晒雨淋。晚唐诗人薛能曾在《凌云寺》一诗中写道:像阁与山齐,何人致石梯?”这表明乐山大佛大像阁在唐代已经存在。

  雷玉华认为,乐山大佛历史上修建大佛阁,应该便是大佛修造完成后同样面临水害和生物病害,所以才补建大像阁。我们是否可以吸纳古人智慧修建必要的遮避设施?可以探索运用新材料满足大佛遮风挡雨的需求,这对大佛的保护十分有用。

  詹长法介绍,同样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北京周口店遗址经严格审批就在上面建了保护设施。但要为大佛加个盖,审核极为严格,当前的所有研究工作还是应以现状形态为主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