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西果吉村“飞”出大山换新颜
发布时间:2020/5/29 10:53:00  来源:凉山日报    编辑:傅晓蕾

“飞”出大山换新颜

 梁组

    果吉村,位于越西县东南部,距县城104公里平均海拔2750米,下辖2个村民小组,共有10958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382人,现有党员14名。农民收入以传统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来源,微薄的收入使村民在温饱线上徘徊。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时期,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升村党支部组织力和战斗力,带领村民脱贫摘帽、增收致富,成为果吉村当前的首要难题。

    在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提议下,村党支部决定打破常规、寻求突破,认真细致开展调查研究,主动向县内、县外已脱贫村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学习讨教成功经验,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党建引领,强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业性强、复杂度高,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整合一切有利资源、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形成整体合力。果吉村坚持党支部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思路,20187月,在村党支部的牵头带领下,成立越西县果吉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1200只的跑山鸡养殖基地,规模1.6万只的蛋鸡养殖基地,300亩柑橘种植基地。经过不断地对饲料和肥料的改良,鸡和鸡蛋不论是口感还是品质都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大幅提高。目前,该村村级集体经济每年毛利润在25-60万元之间。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村级集体经济长远发展下去,必须形成制度体系。村党支部在专合社成立的同时,一并制定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和合作社运行章程,组建果吉村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成立县联系领导担任组长、乡包村领导担任副组长的指导小组和村“两委”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共同参与的项目推进监督小组。每年年底分红前,都把一年来的村务情况、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物资分配情况向村民一一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充分发挥省综合帮扶队员在经济专业方面的优势,实施“本土人才培养计划”,帮助培养村级人才,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创新思路,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申普乡果吉村受地域限制,在原村发展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困难较大、效果不好。村“两委”结合实际,经过积极思考、多次调研,在充分发掘利用原村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探索出“原村+飞地、种植+养殖”相结合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在原村采取“村民分散养殖+合作社集中饲养”的方式建立规模1200只的跑山鸡养殖基地,年出栏跑山鸡1000只,年销售额达10万元。在新民镇新市村采取“飞地模式”建立规模1.6万只蛋鸡养殖基地,每天产蛋1.3到 1.4万枚,平均月销售额在20万到28万元。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果吉村充分发挥村上农牧行业帮扶队员在技术方面的专业优势,针对性研制开发适宜的养殖饲料,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同时,果吉村与越西县农投公司合作投资1000万元,在大屯乡大同村建立300亩标准化耙耙柑种植基地,村集体占股份46.5%,县农投公司占股份46.5%,第三方农业技术开发公司占股7%,目前已种植50亩,剩余250亩预计今年5月底完成种植,到2023年盛产期年销售额将达200万元。

    带动群众,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效

    为切实发挥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村内发展、实现群众增收的作用,引导形成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良好氛围,村“两委”研究建立“村级主导、合作社运维、群众参与、收益共享”的利益链接发展机制,进一步增强村民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方面,在原村发展的跑山鸡养殖基地所需饲料,优先购买本村村民自种的玉米进行配制,按照村民自愿原则,村集体每年拿出部分村级集体经济收益,以每户15只的标准发放跑山鸡和绿壳蛋鸡脱温鸡苗帮助发展“一户一产业”,合作社统一免费提供标准化鸡笼,以及一定数量的自配饲料和常态化技术指导,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出栏成品由合作社统一贴牌、统一代销,真正提升村民自主发展致富的能力。

    另一方面,将村级集体经济每年收益的10%用于成立果吉村村民教育援助基金、医疗援助基金和养老补贴基金等“三类基金”,建立健全基金使用规则,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村民教育负担、医疗负担和70岁以上老人养老负担。同时,果吉村党支部带领专合组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从20198月份开始坚持每月向越西特殊儿童学校捐赠2件(720枚)鸡蛋,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向越西县红十字协会捐赠50件(1.8万枚)价值1.4万元的鸡蛋,用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相信,随着党支部的不断实践探索和市场检验,这条致富之路必将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