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打开“一扇窗” 资中血橙重生
发布时间:2019/5/28 9:39:00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编辑:范莉

    
□本报记者 范莉 文/图
  从1992年引入意大利血橙到现在,20多年来,资中血橙走过低迷,如今在科技支撑下,已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血橙产业发展上占领了全国制高点。
  5月8日,本报记者跟随省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柑橘学会副理事长刘建军和省农科院园艺所陈克玲教授前往内江市资中县和资阳市雁江区血橙种植园区,探秘四川血橙产业的重生之路。

小众品种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市场上柑橘花样繁多,品种不断推陈出新。唯独资中独辟蹊径,专心致力于血橙产业。
  “全国九大柑橘主产区,中、东部地区存在冻害,难以发展晚熟品种,两广、海南,早、中、晚熟品种都有优势,但都不看重血橙这一小品种。而内江、资阳地区,无论是气候还是光照,都特别适合血橙的生长和花青素的着色条件。在所有柑橘中,血橙是唯一含有花青素的柑橘品种,果肉细腻、果汁浓郁。”刘建军介绍说。
  血橙对生态条件组合要求严格,除意大利和四川可主产外,多数产区难以大量栽培,起源至今全球发展规模不足柑橘总面积1%,我国血橙仅占全国柑橘面积1.5%。在四川发展晚熟特色血橙,有利于调整优化柑橘供给侧结构、应对柑橘发展总量压力和季节性及结构性压力、顺应市场细分必然趋势、增加产业效益,有重要示范推广价值。
  “别人的劣势就是我们的优势,全国血橙看四川,全省血橙看资中,这也是我县的主导产业之一。”资中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瑛说。
  截至2018年底,资中血橙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挂果面积17万亩,产量达36万吨,实现果农直接收益18亿元,资中已经在血橙产业发展上占领了全国的制高点。

品种改良后的重生
  经过20多年的种植,资中塔罗科血橙出现品种单一、种植技术滞后、单产不高、同时品相不佳等问题,在柑橘市场多样化的冲击下,资中血橙卖价还不到1元。“果贱伤农呀!如果不是刘建军教授,资中血橙真的‘一果难求’了。”陈瑛告诉记者,品种老化和种植技术的落后几乎阻断了资中血橙发展之路,省农科院园艺所带来的新品种和先进的种植技术,为资中血橙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
  5月8日,记者跟随刘建军和陈克玲来到资中县银山镇老场村果园里,几个果农就围过来,“陈教授,现在我的果园按你们教的方式重新布局后,确实长得好。”“刘教授,现在是不是要疏果了呢?”……两位专家耐心地回复每一个问题,并提醒果农们要注意防病防虫。
  “我的这片果园有 3500亩,从建园起,就按专家的要求来种植和管理的。从省农科院引进了5个新品种,从1月到5月都有鲜果卖。特别是晚熟的5号和7号,卖得特别好。”四川光辉好口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邹辉说,今年他的果园有500亩开始投产,平均售价7.6元/公斤,收入456万元。“明年还有1000亩出果,预计收入840多万元。”
  据刘建军介绍,近年来,省农科院园艺所着力发展晚熟柑橘产业优势,经系统试验和优选培育,推出早红血橙、春红血橙、晚红血橙等新品种,配套研发出血橙抗性砧木和栽培关键技术,在资中和省内其他部分产区推广,通过多个血橙新品种搭配,采收期延展到130天以上。
  2017年,资中县加大对血橙产业的支持。经过两年的发展,已形成由内江国家农业科 技 园 区 万亩 以 上 血 橙产业示范片,“银山—球溪—铁佛”百里血橙长廊,“苏家湾—双龙—骝马”晚熟血橙产业带,“鱼溪—归德—球溪—龙结”优质高产基地四大板块融合而成的资中血橙产业圈。

后记“一元果”是如何被消灭的?
  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科技助力资中血橙重生外,当地政府也在品牌建设上下足了功夫。
  《绿色食品(A级)资中血橙生产管理技术规程》、《绿色食品(A级)资中血橙育苗技术规程》、《绿色食品(A级)资中血橙建园技术规程》,这3项市级地方标准手册,不仅仅是停留在纸上,还落到了实处。
  “为了重塑我们资中血橙的品质与口碑,去年在成果采摘前,县政府就公告全县果农,控制早摘,以提升果品品质,消灭‘一元果’。”陈瑛说。2019年1月1日,资中血橙正式开采,没有出现早采早收现象。
  2018年为资中血橙有种植、管理、产品、营销等标准后的“品牌元年”,资中县大力推广资中血橙证明商标(标志)果贴与箱贴,严格实行准入制,维护资中血橙品牌声誉,全力打造“甜城味·资中血橙”品牌。
  走马镇血橙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钟良去年申办“三品一标”绿色食品认证,重点打造绿色血橙,今年每斤血橙卖到5元—6元。邹辉的“橙小鲜”今年在上海卖到了30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