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江区临江镇
发布时间:2010/11/9 17:48:00  来源:    编辑:

     历史:“临江寺”因寺庙多且寺庙临沱江边而得名,历史上的“临江寺”由王爷庙、三神宫、万寿宫(解放后第一届资阳县第三区区公所所在地)、南华宫(临江粮站、城郊区公所所在地,包括老鹰、太平、城东、文明、莲台、老农、插花、长江,当时称合力公社)、文武宫等几座寺庙组成,现在的临江寺为临江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办公所在地。临江镇是1992年7月撤区合乡建镇后,由原来的临江镇、昆仑乡、清泉乡、老鹰乡合并而成,镇人民政府位于临江寺场镇商业街33号。
    基本概况:临江镇位于资阳市雁江区北大门,东与老君镇、保和镇隔江相望,南与雁江镇相邻,西与相符镇望水乡接壤,北与简阳市永宁乡、新市镇相邻,距资阳城区10公里,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321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优势显著。老鹰水库、沱江、九曲河流经镇域,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属浅丘地貌,平均海拔 390—460米,属亚热带湿润气候。

   【文化名胜——洗墨池、王褒墓】
   洗墨池分为大、小洗墨池(大池约8平方米,小池约1平方米),都坐落在临江镇墨池村4组,相传由汉代谏议大夫王褒早年寒窗苦读,早晚在两个池中洗笔墨、砚台,将池水染成了黑色,故此得名。
距洗墨池以东约300米,一座并不起眼的小土山,就是王褒墓,俗称皇坟,高约16米,环墓约200米,由于时间过于久远,墓碑及相关记载已遗失。
   洗墨池和王褒墓均已列为了历史文化文物。

   【风景名胜——大高寺】大高寺,又称小峨眉,座落在临江镇大堰村17组,相传由汝南居士梅修率石刻大师周义和弟子及临江蒙刺寺主持智空和尚于公元1132年在森桂石修建。
    而今的大高寺由半山腰的佛教圣地—大高寺和山顶的道教圣地—大高观组成,大高寺建筑面积达3200平方米,分为大雄宝殿、观音殿、三神殿、天王殿四个宫殿;大高观建筑面积448平方米,分为三清殿一楼一底,底楼是三清殿,楼上是玉皇殿、灵祖殿(财神)、观音殿(包括西方三神、观音、大势至、阿弥陀佛)三个宫殿。
    佛教和道教在一座山上如此的融为一体的,在全国并不多见,道观和寺庙似乎有某种不一般的联系,民间就曾有过“大高对小高,金银万万挑,哪个善人识得破,只要三撬撬”的传说。

    【特色产品——“临江寺”豆瓣】:“临江寺”豆瓣始创于(清)乾隆3年。据史料记载,其工艺为资阳籍御厨陈兴友在宫廷所创。公元1729年,江西籍人聂志兴迁入资阳县临江乡从事酱油、豆瓣等商品的贩卖,并将自产的胡豆、辣椒等原料酿成豆瓣出售。其子聂守荣闻临江寺的传说,见其父贩卖的艰辛,经多方寻找,终于找到传说中有神水的古井,将其买下,欲用之酿造豆瓣。此时恰逢陈兴友告老还乡,聂守荣便数十次登门拜师。陈兴友感其诚意便将其宫廷豆瓣制作工艺倾尽传授,辅佐聂守荣创办酱园。1738年临江寺第一家酱园“义兴荣”诞生了。“义兴荣”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产品走红,成为成渝古道驰名的土特产。
   进入十九世纪,经聂氏后代“豆瓣世家”的发展,附近大大小小的酱园达数十家。1939年朱聂两家成立酱园业同业公会。
1951年4月,5家私营酱园成立新兴酱菜合营社,1953年更名为临江寺酱菜联营社,1954年更名为资阳县供销社土产经理部酱菜加工厂。1956年改为代省上加工的国营企业,产品标注为“临江寺”商标。1959年9月更名为“国营四川省资阳县临江寺豆瓣厂”。1995年更名为“四川省资阳市临江寺豆瓣有限公司”。2002年初由于国营企业改革,张安先生承债式收购后重组同名的民营企业。

 

     

     交通:赶车的朋友在成都市五桂桥车站赶,滚动发班。自驾游的朋友走成渝高速公路在资阳段下,然后从资阳走到简阳的361国道即可到达临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