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州区“土地银行”是如何运转的?
发布时间:2022/5/31 10:15:00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编辑:傅晓蕾

有效解决土地撂荒和碎片化耕种问题

安州区土地银行是如何运转的?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 /

  随着农村土地大规模流转,2020年,一种把农户闲散土地存入土地银行、再统一整体放贷给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的土地银行模式在绵阳市安州区兴起。借鉴银行经营模式,村党组织书记任行长、村党员干部任职员,这样的土地利用流转平台是如何运转的?

  运行两年来,该模式实际效果如何?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村集体经济组织作担保

 

  眼下,正是瓜果成熟季,走进安州区河清镇金花村,西瓜种植大棚里,种植户薛洪正在组织农户们采摘西瓜。2020年开始,他通过村上的土地银行流转土地50多亩,主要发展大棚西瓜种植。

  发展大棚西瓜种植,需要土地连片化。有了土地银行免去了和各家各户的谈判,直接成片拿地,遇到纠纷还能协调处理。薛洪说,他以1.5元至1.7//年的价格贷地,除去投入成本,去年,仅这一项为他带来了20多万元的收益。

  金花村属于安州区较偏远的山村。在以前,全村4886亩耕地中,有2000亩是低产土地,每年每亩经济价值不到2000元,其中还有400多亩耕地长期处于隐性撂荒状态,同时劳动力严重缺失。如今的金花村,产业发展势头旺盛,除了西瓜,还有水稻、蒜薹、葡萄、西红柿等粮食、蔬果种植供应市民的蔬果篮”“米袋子

  村上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源于土地银行模式的探索。该模式以村级党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为信用兜底,在推进金花村党委书记薛兴全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的基础上,以土地银行为中心,签订农户土地银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方协议。

  薛兴全说,以往流转土地是农户直接与经营主体签订协议,对于经营主体而言,要挨家挨户商谈,即便有村委从中协调,也耗神费力。而对于农户而言,个人与经营主体签订合同,缺少风险评估、农田用途管控等等,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土地银行则相当于为土地流转上了一重保险。银行与农户签订存地协议,明确存地数量、租金拨付时间、不改变土地性质等要素;银行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贷地协议,约定流转价格、承租用途、贷地时限等事项。

  这样明确界定”“双方及土地银行的责权利,既规范了土地经营权流转,又确保了农地农用。目前,全村累计签订存地协议472份、贷地协议121份。

  在流转土地费用支付上,薛兴全介绍,土地流转不仅要收取每亩100元的保证金,村集体经济组织会在贷地到期前三个月,也就是61日开始督促承包业主支付下一年度的费用。此外,村上还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监事会,加大对土地利用、土地流转、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督管控。

 

释放土地利用新效能

 

  村民刘金蓉将自家的4亩多土地土地银行以前自家种,一年到头忙下来一亩地也只有一两千元的收益,现在不仅有流转费,不同农时到业主家帮忙一年还有两三万元,比起以前好多了!刘金蓉乐呵呵地说道。

  而土地银行的土地,根据地理位置、土壤肥力、水源条件等因素,由农业、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 进 行 价 值 评 估 ,按 照0.81.2//年的保底价格,以“1-3 年短期、4-10年中长期、11-30年长期三类期限,分别以存地价值的2%4%6%三档存款年利率与农户计提利息。

  存入的闲置土地,在保持基本农业用途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消垄、平田、修路、通渠等方式改造为适合稻蔬药果、棚种机耕的现代化农业土地,满足成片化、规模化、机械化耕作要求。2021年,村集体经济组织集约化改造零星分散土地1980亩、撂荒耕地220亩,年均稻蔬每亩较未改造前增产1000斤以上。

  土地银行将集约改造的优质土地以 1.3-1.7//年的价格贷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根据贷款期限设定3%5%7%三档贷款年利率。目前,连片存地流转价格较原碎片化流转价格增加 200-500 /亩、土地流转收益同比增加42.71%,解决闲置劳动力350余人就业。

  不仅如此,按照村民小组20%、农户个人30%、村集体经济组织50%的比例约定分红,存地农户在利息保底收益基础上获二次收益分红,累计实现集体经济增收16余万元,农户二次收益分红8.4万元。

  “‘土地银行通过零存整贷,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和碎片化耕种问题,既保证了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产出效益,又从根本上保障了农民利益,还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安州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讲道,该模式对以集体经济为组织载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目前正在全区进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