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台麦冬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天赐良材”的产业新景
发布时间:2020/11/3 14:39:00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编辑:朱梦蝶

景安荣 蒋盛建 景勇 

 

  8月10日一早,在三台县麦冬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村民何华蓉娴熟地拧开阀门,只见铺设在田间的沼液管网如毛细血管般,将粪污养分均匀地输送到每棵麦冬根上。

 

农户喜摘麦冬。马千理摄

  “三台是‘涪城麦冬’的道地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6万亩,总产量占到全国的70%以上,出口到国外的麦冬,每10粒就有8粒产自三台。”三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廖芙香话语间满是自豪,“全国主打道地药材的现代产业园区屈指可数,将麦冬与生猪结合,走种养循环路的,三台算独一家。”

 

  近年来,三台坚持立足绿色生态、品质优先发展战略,全域推广“猪—沼—药”生态循环模式,成功探索出1亩麦冬5头猪的种养循环黄金配比。在种养循化模式下,两大特色优势产业共同发力,构建闭合经济体。目前,该园区已成功创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并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

农业园区一景


  涪城麦冬,被称“天赐良材”。三台作为“中国麦冬之乡”,种植历史距今约700年。所谓“天赐”,源于三台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涪江沿岸冲积形成的砂层土质,肥沃发苗,透水透气,且拥有降水适中、夏热冬寒的气候条件,完美契合优质麦冬的生长需求。

   以前种麦冬,种植户一味追求产量,2017年园区建设开始后,一场从“量”到“质”的提升工程随之全面铺开。

三台坚持“以种定养”,先后支持186个养殖场(户)、2个“三沼”利用合作社完善粪污处理和利用设施,并以10万吨有机肥厂为核心,积极推进粪污收储运用体系建设。

  芦溪、永明等13个麦冬种植镇乡,一改粗放式生产方式,呈现出另一番产业新景: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4.1万余米沼液管网铺设田间,1631口6.2万立方米沼液储存池星罗棋布,管网未及之处,1694辆沼液运输车辆穿梭乡间,园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以上。

  除了园区的大循环,家庭农场、农户也有各自的微循环。在涪城村,华松家庭农场负责人何华蓉在承包的100多亩地里开启了循环、立体种养。“沟渠通、肥料丰,咱赶上了园区创建的好时机,基础设施有保障,技术有指导,我们只管安心种地发展产业。”在她的农场内,还养了20多头牛,她说,粪污有机肥既节约了成本,也保证了出产的麦冬品质优良。

地下肥水灌溉一体化,地上则蔬菜结满藤。芦溪镇涪城村临时党委书记张万友介绍:“麦冬前期喜阴,后期喜阳,高架蔬菜、玉米收完后,地也敞亮了,麦冬长势更快。比如 套 种 苦 瓜 ,一 亩 能 增 收6000 多元,套种的玉米秆还可作青贮饲料出售,或沤肥还田。”在园区,像这样的立体套种有 1.98 万亩,亩均产值达3.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