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 30 多年 他对麦冬一往情深
名片
刘志伟,三台县花园镇琴山村明志麦冬加工专业合作社理事长。30多年致力于麦冬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周边镇乡贫困户400余人就近就业,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心语
力争实现麦冬标准化种植基地面积达到4000亩,建立10个分社,20个加工点,并通过合理规划,资源整合,引导农民在种植、收获和加工、营销方面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为麦冬产业强镇做出贡献。□特约通讯员 刘玉明
从认识麦冬,到种植麦冬,再到从事麦冬加工生产,47岁的刘志伟与麦冬——这一味道地的药材打了30多年的交道。
“麦冬养活了我们一家人,也是涪江两岸无数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多年来,发展和壮大麦冬产业,一直是我的理想。”近日,在三台县花园镇琴山村麦冬种植基地里,刘志伟向笔者讲述了自己与麦冬的“不解之缘”。印象
小小麦冬养活一家人
“父亲去世早,家中兄弟姊妹多,母亲养活一家人不容易,家里的主要经济收入就是麦冬。”刘志伟说,小时候大家都不富裕,除了基本的田地用于种植传统作物,勉强能填饱肚子外,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生产队给每户人家分的两分麦冬地。
刘志伟告诉笔者,为了有个好收成,他时常跟随母亲,天不亮就挑着粪桶去浇灌麦冬。“当时价格不太高,但比养猪和种植其他作物收入高多了。”刘志伟说,哥哥懂事早,在外务工受伤,手术费就花了3000多元,这在当时简直是天文数字,全家因此背负上沉重的债务,幸好当年麦冬丰收,两分多地收入800元,解了家中的燃眉之急。奔波
收购麦冬成就家业
上世纪90年代,随着麦冬需求量的增加,麦冬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一些小贩也开始走村进户收购麦冬。这让刘志伟看到了机会。
“一斤麦冬只赚得到几分钱,但量多了,收入也就提高了。”刘志伟说,当时他和村子里的几个年轻人一起深入农户家中收购麦冬,再将麦冬交给商贩赚取差价。积少成多,一年下来,不但还清了家中债务,还有了部分积蓄。
刘志伟拿着积蓄买了一辆自行车,这在村子里引起了轰动。同时也坚定了他从事麦冬生意的信心。为了收购到质量上好的麦冬,刘志伟骑着自行车跑遍了涪江两岸出产麦冬的所有镇乡。“常常天不亮出发,晚上两三点才能赶回来。”回想起奔波的艰辛,刘志伟直言,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正是有了这份艰辛,才有了如今这一份家业。发展
研发设备建立加工厂
2005年,刘志伟和几个朋友修建了两组土炕,用于麦冬的烘干。“两个月下来能烘干麦冬50吨左右。”刘志伟说,当时烘干技术落后,采用含硫煤烘烤,对人的身体损害很大,对麦冬的品质也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提高麦冬品质,刘志伟和合伙人着手研发机械化烘干设备。经过3年多的努力,一台带有搅拌和烘烤功能的麦冬烘干设备试验成功。2016年,刘志伟成立了花园镇明志麦冬加工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主要从事麦冬产品初加工,麦冬标准化种植,为社员提供所需的生产资料,引进新技术,推广新品种,提供销售、运输和存储服务,是一家多功能、复合型的农业专业合作社。
在合作社里,30余台滚筒式烘干设备整齐排开。“到现在我们的设备升级换代已经达到7次了,烘干效果和速度显著提高。”刘志伟介绍,滚筒式麦冬烘干、脱根一体化机械设备,具有操作易、环保好、品质佳、增值明显等功效,可年加工优质麦冬2000余吨。
为从根本上保证麦冬品质,刘志伟带领合作社在镇江村建立了麦冬标准化种植可追溯基地,该基地面积达300亩,包括麦冬标准化种植试验区、麦冬优化配方施肥试验区、麦冬施用富硒元素生产高品质麦冬试验区,聘请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等高研院校专家进行指导栽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