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选鹏
名片
徐秀荣,眉山市彭山区锦城祥瑞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为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她放弃百万年薪,回乡从事农业14年,每年为家乡父老乡亲提供就业岗位300个,支出劳务费100万元。
心语
今年,我将利用产业优势,和周边群众一起,组团设立电商平台,农资服务,劳务合作、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打造彭山首个乡村电商、物流、劳务服务集散点。
放弃百万年薪返乡种果
4月3日,在眉山市彭山区武阳镇泉水村二组,笔者看到在300亩的田地里,种有葡萄、蓝莓、柑橘、李子、杏子等。许多农户正在柑橘林中采果,路边停着一辆从成都来收购柑橘的大货车。
“今年的柑橘市场还可以,我的耙耙柑每公斤平均可以卖到8元。”正和村民一起采摘柑橘的徐秀荣告诉笔者,今年她的柑橘产量大概有4万斤,价值20余万元。
今年48岁的徐秀荣,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在外面务工,先后进过厂,在工地上打过零工。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和拼搏,2000年开始,她在成都承包工地,年收入上百万。
2005年,徐秀荣回到家乡泉水村后,发现大片农田荒芜,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家里都是老年人和小孩。徐秀荣说,在那一刻,她决定回乡创业,带领群众在地里挣钱。
夫妻俩带动村民共致富
刚流转土地后,徐秀荣不急于搞种植,而是让田地空置了几个月。
种什么呢?徐秀荣首先想到了彭山当地的 “土特产”柑橘。为学到技术,她到彭山柑橘种植大镇黄丰拜师学艺。“人家学技术是去问,我学技术是和当地能手一起干。”徐秀荣说,为了学好技术,她每天早上8点过就到师父家里,和师父同下地、同干活,晚上六点过才回家。
为了解蓝莓种植与销售,徐秀荣抽出一个多月时间到四川农业大学学习果树种植理论,参观果树种植基地,请川农大的教授专家到家乡来现场取土采析论证。
现在,每次准备扩大种植规模或者种植新品种时,徐秀荣都要邀请川农大的教授专家实地前来考察,提出适合种植什么果树,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出家庭农场。
徐秀荣的付出,终于在2009年得到了回报。她种植的葡萄、蓝莓、柑橘、李子、杏子陆续结果销售,产值达到100万元以上。
富起来的徐秀荣,并没有忘记她当初回乡的梦想。她和村“两委”干部一起,引导在外取得成功的人士回乡创业。徐秀荣根据村子的实际情况,自己请人设计出整个村上的发展规划,积极帮助当地群众组建家庭农场。
在田间地头,徐秀荣办起了自己的“培训班”,邀请农业和科技部门举办农村创业指导培训班和科技培训班,重点培训现代农业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等,讲解全区当前的经济状况、资源优势、发展方向和优惠政策等,组织村上的农民到其他新农村发展示范点参观学习。
“我回乡创业成功了,我要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提供就业岗位,提供技术支持,为家乡振兴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徐秀荣对今后发展充满信心。
在妻子的影响下,徐秀荣的丈夫秦丹也辞掉工作回乡创业。目前夫妻俩不仅在武阳镇泉水村,流转土地150亩成立了丹德家庭农场,还在凤鸣镇石家村、宝珠村、江渔村流转土地1500亩,成立了锦城祥瑞农业有限公司、容德专业合作社、奎滹家庭农场,投入资金达到1500万元,每年为当地村民提供300个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