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
近日有媒体报道,为应付检查,少数基层单位想出了“绝招”:在一个多议题的会议中频繁变更会议室的电子条幅,换一个议题就换一个会议名称,拍照以备检查。
“痕迹管理”本意为抓工作落实,通过保留下来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有效还原干部对工作的推进情况,让工作有据可依、追根溯源。事事留痕、处处留痕,从工作角度来说,本也无可厚非。但一些地方在执行中变味走样,演变成“以痕论绩”,除了检查督导时看台账、翻记录、查“痕迹”外,还要求开展工作首先拍照片、拍视频、上传APP,逼得基层造假痕、虚痕,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
工作留痕只是一种工作手段,不是工作本身。工作的推进、问题的解决,不是靠几篇汇报材料、几张照片来实现的,没有落实的动作,流程做得再完善,样子做得再漂亮,也仅仅是一种“呈现与展示”,于推动实际工作毫无助益。
凡事过犹不及,“凡事只求留痕”“事事处处留痕”,非但不能推动工作,反而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其一,增加负担。基层工作繁重琐碎,为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资料表册,致使基层一线的干部沦为“表哥”“表姐”,“5+2”“白加黑”地在资料表格中挥霍光阴,无法投入太多精力在帮群众解决难题上。其二,弄虚作假。事情干得漂亮不如资料做得漂亮,使得一些投机取巧者挖空心思走“捷径”,制造假痕、补录虚痕。其三,败坏作风。一些地方要求干部到基层走访不少于多少天且有照片佐证,一些干部为应付了事,入户走访时当“摄影师”“采风者”,不聊家常、不问困难,拍照留影后一走了之,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过度痕迹症状在基层,根源却在于一些地方以 “痕迹论绩”,把“材料准备得齐不齐、好不好、美不美”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以资料的多寡来体现工作的细致,以记录的好坏来呈现工作落实的好坏。因此,走出过度留痕的泥沼,一是降低“痕迹”在考核分值中的比重,能减则减,能免则免,不能要求事事留痕、处处留痕。二是鲜明实绩导向。在检查督导时,多到田间地头看看,到街头巷尾转转,和农民群众聊聊,用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来检验工作绩效,传递“没有实绩的痕迹不会成为政绩,耍花枪只是白费力气”的信号。如此,才能倒逼干部真刀真枪地干工作、抓落实,让各项部署落地不“悬空”。
(作者单位:叙州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