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启昌 文/图
老人们兴致勃勃参观县城
“我们住在溪洛渡大酒店,晚上出门,街上灯光明晃晃的,人来人往热闹得很。”8月27日,在雷波县“纪念改革开放40年——进城看变化”活动座谈会上,受邀参加活动的拉咪乡模尔村的吉古支日老人说,县城的高楼跟电视上看到的一样高,过去狭窄的街道现在又宽敞又干净,脐橙大道上同时可以开三四辆车,街道边有绿化树有花坛,学校医院修得漂漂亮亮,还有金沙江上壮观的溪洛渡大电站…… “家乡变化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进城看变化 老人争相报名
雷波县是凉山州的东大门,改革开放40年来,城市和农村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该县开展了 “纪念改革开放40年——进城看变化”活动,各乡镇60岁以上、几十年没有进过县城、身体健康且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都可以自愿报名参加活动。
据该县民政局负责人介绍,第一轮报名参加活动的老年人有430多人,根据实际情况分两批进城开展活动。为了活动顺利进行,除各乡镇由干部带队服务外,县上还成立了综合协调、医疗保障、车辆保障、秩序维护、食品安全等工作组,为老人们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
座谈会上 滔滔不绝说变化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年——进城看变化”活动座谈会上,雷波县领导介绍了改革开放40年来,该县财政收入、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老人们虽然对这些数据没什么概念,但说起此次游览县城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变化,他们个个都滔滔不绝。
“以前我们到县城,八角楼就是最好的客栈。房子是木板房,点的是煤油灯,床上垫的是谷草,用的吃的与现在相比,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黄琅镇75岁的张大爷激动地说,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精准扶贫政策好。
咪姑乡米丰村的阿且尼布今年85岁,是此次参加活动中年龄最大的老人。在乘车前往溪洛渡电站的途中,阿且尼布老人从包里拿出4样东西:身份证、中国共产党章程、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调研微读本和复原军人证。他告诉笔者:“我1955年入党,1956年入伍,1963年复员。当兵时到过县城多次,但那时的县城就像现在的一个乡政府。而现在的县城,在我眼中已变得像个大城市。”
八寨乡甲谷村此次来了20位老人。老人们说,这次来县城,真是大开眼界。在新建的南田新城区,脐橙大道特别漂亮,天黑时脐橙灯亮起后,就像金黄的脐橙挂满枝头;即将竣工的锦屏小学和居民小区,看上去也很漂亮。等再过几年新区全部建成后,加上宜(宾)攀(枝花)和乐(山)西(昌)高速路通车,雷波将更加美丽。
参观电站 为建设者点赞
“我一出家门就可以看到西苏角河。前几年的一天早晨,我起床出门,突然看到河水涨起来了,后来船也开到河上来了。”曲依乡安寨坪村71岁的杨阿尔老人说,听年轻人说西苏角河水上涨,是金沙江上的溪洛渡电站下闸蓄水的原因。当时老人心里就有个疑问:金沙江水又大又急,咋个还能被拦腰截断修电站呢?
这次参观,让杨阿尔老人亲眼见到了溪洛渡电站。站在电站右岸观景台上,杨阿尔老人手扶栏杆,眺望雄伟的溪洛渡大坝。她竖起大拇指对同行的老人们说:“修电站的人太了不起了,把这么大的河都拦住了,还安装机器发电,真是厉害!”
工作人员告诉老人们,溪洛渡巨型水电站是我国仅次于三峡工程的水利工程,电站自2015年竣工后就成为雷波一道靓丽风景,每天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为确保溪洛渡水电站工程顺利建设,如期竣工发电,该县各族干部群众都作出了积极贡献。
老人们一边观看,一边称赞,争相以电站大坝为背景照相留念。老人们说,县城的照片已照了不少,还要在溪洛渡电站多拍照片,把这些照片带回去给村里人看,讲述这次进城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让更多人分享党的温暖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