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是与梅、兰、菊并提的“四君子”之一,当它与人类活动连接起来时,就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竹文化,是宜宾又一特色文化之一。
中国是竹的王国,特别是作为“全国最大的天然竹林公园”的蜀南竹海而誉满华夏,远播五洲。宜宾的竹之多,全国罕见。北宋诗人黄庭坚就曾赞“江南家家竹”的情况。竹从古至今,对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寓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
历代诗人、文人对竹特别偏爱,留下了大量诗篇。从《诗经》开始,就有了对竹的描写与赞颂。《诗.弹歌》就说:“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诗.淇澳》说:“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北宋诗人黄庭坚在宜宾为官期间,曾写下脍炙人口的《苦笋赋》:“僰道苦笋,冠冕两川。……盖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多而不害,如举士之得其贤。”诗人以竹笋寓现实表达了深刻的社会哲理。同时代的诗人苏东坡也写下咏竹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表达了赞竹、爱竹之心。郭沫若先生赞美竹的节操的诗句,更是广为传诵:“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尚虚心。”竹在诗人眼中,被物化了。
历代不少诗人咏宜宾竹,赋予了竹文化的内涵。如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过江安》、黄庭坚的《葛氏竹林留别》、赵遹的《题万松岭》,清代宗让的《万松岭》、沈华的《游万岭箐》,当代曹禺的《蜀南竹海》、魏传统的《竹海》、马识途的《竹海仙寓》等,都对宜宾竹进行了赞美。
民间传说与故事,也是宜宾竹文化的又一表现。在蜀南竹海流传着《竹公菩萨出世》、《竹公神像的来历》、《诸葛亮与雌雄井》、《周洪谟出世》、《石达开的灯笼阵》、《琴蛙的传说》、《竹海古钟的传说》等等传说与故事。
竹的实用性,也是竹文化的体现。用得最多的是古代战争,其次是用竹作为狩猎、劳动、文化的工具。用来作弓、作箭、作刀、作纤、作斗笠、作筷、作甑、作蓆、作笔、作筒,甚至用来修房造屋,并由实用性到装饰性、艺术性。蜀南竹海的“竹文化博物馆”详尽地展示了从远古到今天竹文化的全部内容。
蜀南竹海是我国悠久竹工艺的发源地之一。北宋时,竹编工艺便在这一带发展起来,从实用的箩筐、提篮、蒸笼、背篓、筷、竹扇等,逐渐朝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方向发展。明清时期,竹雕工艺、竹簧工艺相继出现。1987年5月,江安县留耕乡一个名叫任启新的居民,向政府献出了他家祖传的一件珍贵石刻神像——竹公神像。这尊神像高0.77米,前方刻有“竹公神像位”五字,其年代为“大明正德十三年”,即公元1519年。这件文物充分证明了蜀南竹海竹工艺之乡的悠久历史。
江安、长宁的竹雕技法繁多,让人爱不释手。独特的竹簧工艺,以楠竹内侧的珐琅层为原料,经干燥压平后贴合,造型为各种器皿;或镶嵌粘贴在各种竹木用具上,再在簧面上雕花刻字做成器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长宁县政府请来四川美术学院教师康德泉,培训当地竹农,提高竹农技艺,普及竹根雕工艺。如今,蜀南竹海随处可见的竹根雕工艺品,如竹海老人、竹海娃娃,飞禽走兽、罗汉神仙等,成为竹海旅游纪念品的代表。竹乡的竹工艺师们,从历届全国竹文化节的竹工艺品大赛中,捧回无数金奖、银奖。有的还荣获了“全国竹工艺大师”称号。以竹纤维为原料制成的服装和竹编工艺服装,正成为一种新的服装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