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洁
工作留痕,的确是保障扶贫政策落实、推动扶贫干部改进作风的好点子。通过“留痕”这种方式,有利于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干部真下乡、真在岗。但是,如果用过了劲,时时、事事都要求“留痕”,过于繁琐,就背离了采取这种措施的初衷。
如今网络发达,许多人喜欢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跟着网上热门攻略,到旅游目的地“打卡”留念成为一种时尚。而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如果各级干部仅仅只是忙于定位签到、入户和贫困户 “打卡”合影证明 “我来了”,而不是实实在在进村入户“踩田坎”、为贫困户出谋划策,则是在做“背工活路”。
精准扶贫工作千头万绪,为方便管理、考核工作实效,痕迹管理无可厚非。在过去的工作中,就出现过扶贫干部人还在原单位,但是工作记录记得满满当当的情况。要求定位合影,这本是考核扶贫干部出勤率的一项手段,但若是过分强调痕迹管理,让扶贫干部陷入文山会海、各种填也填不尽的表表册册中,疲于定位“打卡”签到,此等过分流于形式的痕迹管理则背离了工作的初衷,失去了痕迹管理的意义,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扶贫干部的工作重心放在哪里,贫苦户的生活状况就反映在哪里。扶贫干部工作干得好不好、有没有沉下心去帮扶,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脱贫攻坚工作,不仅要“人到”,更要“心到”。要求工作留痕,留的不仅是痕,更是扶贫干部的真心。看扶贫干部是否设身处地地为贫苦户想点子、谋出路,是否真真正正地在为贫困户排忧解难,要求“人到”只是工作的基本,“心到”才是工作的实质。
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要求广大的扶贫干部,惟有以真心换真情,精准施策、靶向攻坚,才能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