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本报记者 张立峰
北川县是“5·12”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有唯一整体原址原貌保护的规模最大、破坏类型最全面、次生灾害最典型的地震灾难遗址区——北川老县城。震后,北川有了唯一异址重建的新县城,被誉为抗震精神标志、城建工程标志和文化遗产标志。
震后十年,北川人民在新县城安居乐业,舒适的居住环境和各项新兴产业,让大伙儿的日子越过越好。5月2日,记者走进北川,感受这里的新变化新气象。
环境舒适绿化率达到46%
何西贵是北川县曲山镇沙坝村村民,住在新县城已近七年了。作为老一代老县城居民,66岁的何西贵经历了地震、房垮、过渡安置、搬进新家整个阶段。何西贵告诉记者,他现在居住的禹龙社区和附近的尔玛小区是最早的一批安置房社区,基本包含了老县城驻地曲山镇的大部分居民。“这里的居民在新县城居住的时间是最久的,对新县城的感受也最深。”何西贵说。
“和老县城那块锅盖地方(四周是山,中间是平地)相比,还是新县城住着舒服。”何西贵告诉记者,他现在在禹龙社区禹祥院小区当门卫,除了上班时间,他空闲时喜欢在县城里四处散步,感受这座新城的美好。
禹祥院另一位居民高梦蔚说,新城看病和上学也比老县城方便很多。“我们县城医院就有3个:县人民医院、县中羌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看病可方便了。还有北川中学、七一职业中学、永昌中学、永昌小学、永昌幼儿园,娃娃上学也不愁了。”高梦蔚说。
除了选址,在规划上,北川新城也是做足了功夫。记者在县城看到,新城道路很密集,到处是绿地且绿地地块面积很大。“新县城起初就把路网密度规划得较大,户外绿地地块较多,这样能使道路密集,不容易堵车,自然灾害来临时也更容易疏散群众。”北川县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总规划师张刚告诉记者,北川新城还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经济,鼓励居民出行以骑车和步行为主。“目前新城绿化率达到了46%,步行5分钟居民就能到达一块绿地。”张刚说。
北川县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北川新县城从2009年5月北川中学开工建设为标志开始建设到2011年基本建成,用时两年。截至目前,县城拥有22平方公里用地,1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常住人口累积超过3万5千人,城镇化率超过30%。
产业兴旺抓紧时机加油干
要安居也要乐业。这几年,北川新城产业发展速度十分迅速,通航产业园区、泛美航空学院、山东产业园区、西部工业园区等新兴工业园区相继落地,给周边村庄带来人流的同时也带来了无限商机和发展潜力。
离通航产业园区最近的金龟村,瞄准产业园区未来将近2万人的人流,开始发力走农旅结合的路子。今年4月25日,村“两委”带头成立了金龟惠农种养专业合作社,由村党支部书记刘刚、致富带头人赵廷军牵头负责,目前已经吸纳社员30多户。“等园区搭建起来了,农产品销售和农家乐经营就不愁了。我们召集了很多返乡村民,大家一起准备干一番事业。”刘刚告诉记者,合作社从去年就开始着手准备,计划种植各类水果2000亩。“其中,猕猴桃已经种下460亩,还有李子、柚子、枇杷、耙耙柑、春雪春蜜两种早熟桃子等。”刘刚说。
合作社理事长赵廷军在外打工多年,如今他已回村,把所有积蓄都拿了出来创业,“我分管合作社中药材白芷的种植,目前已经和太极集团谈好了协议。”赵廷军告诉记者,集团负责收购,村民种植白芷每亩能获得近3000元收益。
“十年来,金龟村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无论是村民的居住环境还是产业发展,政府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合作社会计蒲崇辉告诉记者,为了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北川县政府对金龟村的农房进行了地毯式改造。“基本都进行了‘两改一入’,即改农房入户道路,改农房厨房和厕所。”让蒲崇辉高兴的是,无论是不是贫困户,县政府和县住建局都对村民的农房进行了全面安全监测、改造甚至重建,整个过程全部享受各项政策资金,村民不用花一分钱。
“除了农房,县上还给村上送肥料,送技术,送种苗,帮我们对接省农科院、绵阳市农业局等单位的专家。”在刘刚看来,今年正是全村发展的最佳时机,依托新县城的发展,金龟村的未来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