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土种菜产量高 味道好极了
发布时间:2018/3/14 9:14:00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范莉




3月7日,何一(右一)与刘水清正在查看蔬菜的长势。
    大棚比常规栽培增产2倍-5倍

编者按
   近年来,改土在农业领域不断有成果。特别是设施农业,改土容易取得较为明显的效益,种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成本好回收。春季正是种植高峰,我们推出这篇报道,希望给农民朋友提供借鉴。
   本报讯 (记者 周金泉 文/图)3月7日,记者在高县金荷农业生态蔬菜基地了解到,业主何一采用有机营养土等设施栽培技术,不但改写了反季节蔬菜在当地不能栽培的历史,而且使蔬菜的产量提高了2倍~5倍。
   当日,记者在该基地的蔬菜大棚,看到棚内用火砖砌起了一个个栽培基槽,地表被一层薄膜隔开,栽培基槽内是满满的有机营养土,棚内还有一条条的冷水管和循环热水管,棚内还悬挂着温度和湿度计,正是这些设施的运用,使得蔬菜常年郁郁葱葱,产量惊人。
   两年多前,何一通过到沈阳、寿光考察学习,学到了这套设施栽培蔬菜的技术,至今在建有19个设施大棚,种植了黄瓜、豇豆、南瓜等12个品种的蔬菜。“这个技术的关键,就是不用本土。我采用火砖砌了若干约10米长、16厘米-20厘米厚、宽50厘米的栽培基槽,基槽内用1毫米厚的可使用10年的薄膜隔绝地表,然后填上自己以农家肥、菌渣、猪粪、油枯、锯末、粉煤灰配制的有机营养土。”何一说,“然后,安装冷水管和循环热水管,冷水管结合滴灌技术可为营养土补充水份,循环热水管可使大棚内白天保持在20摄氏度、夜晚12摄氏度,这样,一年四季都可生产蔬菜了!”
   高县冬天冷、潮湿、缺乏光照,原则上种不出反季节蔬菜,何一采用的设施栽培突破了这一瓶颈制约。何一介绍说,地表隔绝薄膜还可以起到保温、保水和养分不流失的作用,由于养分充足,棚内的蔬菜实现了密植,牵藤挂果类的蔬菜还可向空中发展,由于产量大大地提高了,叶菜类可比常规生产,1个棚可增产两三倍,牵藤挂果类蔬菜更可增产四五倍。
   何一的设施栽培,投入也是较高的,除大棚的常规投入以外,还要投入有机土、火砖、升温、滴灌设施等,几乎1个棚要多投入5万元。但是,何一说,他的基地规模偏小,若是基地成片成规模,则可像北方那样在地上直接挖坑、铺盖薄膜、再填有机营养土进行栽培的模式,以降低成本。
   不过,何一抱怨说,他这些种出的有机蔬菜却因为当地消费能力所致,并没有为他带来优质优价,其投入的回报期还较为漫长。
   “他的这个技术在高县是新技术,他引进的时候,我还和他交流过。这些瓜果蔬菜的味道确实特别好,比如,黄瓜、番茄等甚至达得到上世纪80年代的那种口感。”高县庆符镇农技站站长刘水清说,“尽管他的蔬菜产量很高,也达得到有机的标准,但我们这边的消费水平还比较低,要回收成本也就比较慢。因此,搞他那些设施,一定要考虑到当地的消费能力以及是否有成片成规模的基地,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