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种藤菜 谨防倒春寒
发布时间:2018/3/6 10:13:00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编辑:米强

农技人员(左)查看村民栽种的早春藤菜

 

   马光焱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水田种植的大棚藤菜再生能力极强,经济效益相当高,亩产量均在3000公斤以上,销售时间从4月下旬到10月下旬长达6个月,亩收入可高达1.5万元。但早春大棚水藤菜要获高产和高回报,防寒和相应的管护技术也必须跟上。”3月2日下午,在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大河村早春大棚水藤菜种植大户唐伟的田边,新乐镇农技站技术人员现场给唐伟讲起了大棚藤菜的种植管理技术。

   注意防寒

   藤菜耐肥耐热,喜欢高温潮湿的栽培环境。不耐寒冷,遇霜冻茎叶枯死。大棚栽培时光照条件十分重要,对棚膜保温保湿及透光要求高,采用厚0.06厘米—0.08厘米的白色透明高保温防老化薄膜效果最佳。但如遇恶劣的持续低温天气,可以采取保温措施让损失降到最低,其方法就是对大棚覆盖双层薄膜,或采用大棚加小拱棚双层地膜来保温育苗,且大棚四周要盖严实,不让冷风进入,并且要掏厢沟放水,让大棚里气温一般维持在12℃以上,以满足藤菜的发苗所需。一般情况下,有水的大棚里的温度与没有水的大棚的温相至少相差3℃。

   重施基肥

   水藤菜是多次采收的表速生型叶菜,分枝力强,不定根发生多,栽培密度较大,需肥量大,耐肥力强。在大棚栽培前40天和栽培前10天,需重施基肥,分两次先重后轻,每亩可先施腐熟肥2000公斤,后再施畜禽肥1000公斤,施入后将水田犁耙两遍以达到与泥土混均匀,增强泥土的肥效后劲,让藤菜鲜嫩产量也高,苗子不早衰。

   科学定植
   应选择茎秆粗壮、秆色绿、节间密、无病虫害的优质种藤,2月下旬开始播种定植。定植时把已出芽的种藤整齐地横向平放在大棚内的厢面上,用稀泥固定种藤。再在上面覆盖1厘米厚的细渣肥,但不要将幼芽全覆盖。
适时炼苗
   在3月中下旬藤菜芽长到10厘米左右,选晴天在上午9时后揭地膜两头,在下午6时后又把它盖好。一天揭一部分,3天—5天内盖的地膜全部揭开,达到炼苗的效果,然后用遮阳网覆盖,达到降温和挡雨的作用,以免藤芽受到损伤。
防治病虫
   栽培前要进行种藤和土壤消毒杀菌,种藤用25%的多菌灵400倍液,土壤消毒杀菌可提前10天—15天用40%的福尔马林50倍—100倍液进行喷雾,并密闭大棚5天—7天,然后敞棚让气味散尽。大棚藤菜病害主要有苗期猝倒病、灰霉病及白锈病、叶斑病等,一般采用97%恶霉灵2500倍—3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粉l000倍—l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苗500倍液等进行喷施。
   大棚藤菜虫害主要是螨类、红蜘蛛、斜纹夜蛾,可用克螨特1000倍或卡死克1500倍喷雾防治,幼虫期防治效果最佳。注意用药安全间隔期,每茬用药不能多于2次,宜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捕斜纹夜蛾。
分批采收
   采收是早春藤菜栽培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般播种后35天—45天,当藤菜植株生长到35厘米高时应及时采收。因为藤菜的茎部比较细长且脆弱,采收时不要将其从茎部中段弄断。此外,藤菜的采收要综合考虑其营养状况与生长周期的长短,要避免出现时间过长致使藤菜口感老化的现象。采收时要分时间段、分批次进行,以保证藤菜在早春大棚里经过高产培育后更加新鲜翠绿、营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