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序曲 从一块羌寨猪膘肉开始
发布时间:2018/2/9 10:05:00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编辑:范莉

 





碉房前的羌餐。焦虎三摄


□焦虎三
   每到腊月,羌族的“杀年猪”成为春节前最为重要的一项活动。在广布于崇山峻岭间的各个羌族传统村寨,每逢“杀年猪”,家人都会提前通知在外地的亲朋好友,回家团聚。“杀年猪”不仅是一个民俗,事实上已成为春节的序曲,过年的前奏。
   我的茂县学生蔡康宁去年11月便打电话邀请我去飞虹乡参加他家“杀年猪”。电话中他说,他家在马尔康等地工作的亲戚也要赶回去,参加这象征一年生产丰收与家庭富裕的欢娱活动。
   去年12月12日,是蔡家“杀年猪”的日子。那一天,在山上的寨子中,蔡家门庭若市,六张大餐桌排在平坝上,主厨的妇女们烧火理菜;几位男子一脸豪气,吆喝着把一头肥猪死死压在地上,明晃晃的刀刃反射出冬日的微光,猪的声声嘶叫回荡在群山之间。
   蔡家“杀年猪”这天,餐席上所有的肉食均以鲜猪肉为主,剩余的大量猪肉,随后被腌制成为腊肉,长期储存,以利随时取食。这些腊肉,便是早已闻名天下的羌族传统美食——猪膘肉。

进入腊月家家户户杀年猪
   羌族种类繁多的饮食习俗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由于长期以来生活自给自足,羌族特色的美食主料大多源于自产;在烹制土豆、玉米等粗粮时,智慧的羌族人粗粮细作,独创出许多精细的加工方法;由于地处高山寒带,天阴雾重,羌族饮食偏爱酸食,以利去湿驱寒;从大山中采集而来的众多野菜,成为羌族人民制作羌家美食独具匠心的原料;由于条件与环境,羌族的肉食主要源于猪肉和猎物,为了便于保存,肉类均以腊肉的方式处理和储存。这些特色的综合运用,使自给自足成为羌族饮食文化最为主要的形态,自然与生态,成为羌族美食文化最为显著的特色。这些特色,客观而言,对于世居群山之间的西南众多少数民族而言,都是带有普遍性的。
   羌族喜食猪肉,尤以膘肥肉厚为佳,故羌族腊肉便俗称“猪膘肉”。“猪膘肉”完全使用农家自养的猪种,平时饲料以玉米、猪草、菜叶为主,完全不用人工饲料,故其肉质膘肥嫩,弹性好,有一股特殊的香味。每年的冬、腊月间羌族人都要杀年猪,每户一般少则一两头,多则七八头,其腌制成的腊肉外表金黄、味美醇香。
   羌人因地制宜,在“猪膘肉”的制作上,各地也略有差异。以汶川县阿尔村巴夺寨为例,村民一般在农历十月初一至春节前杀年猪。因为到了农历九月后,一年来地里的农活已忙完,进入农闲时期,同时霜降开始,气候变冷,便于腌制腊肉。这期间,每户人家一般杀二到三头猪,猪肉不出卖,主要用作腌制腊肉,留待来年待客、送礼和自家食用。
   阿尔村巴夺寨的羌腊肉十分出名,大多由腊月间宰杀的猪肉制成:杀猪后,煺毛洗尽,从中间剖开肚子,掏去内脏后,将不沾水的猪肉剔去肋骨,切下猪头和四只脚,从猪颈部往下纵向剖成三块,中间一块叫“背柳”,两边的两块叫“扇子”。上面抹盐,将三块肉重叠起来,腌制数天后,再用绳子吊到碉楼贮藏室的梁上,任其风干。由于腊月间气候寒冷干燥,加上火塘的火烟长时间熏烤,腊肉风味独特,色香俱全。

美食名片最富羌人气息的乡土美味
   茂县蔡家制作腊肉略有不同,屠宰后,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主要将余下的鲜肉分割成若干小块,抹上食盐、花椒、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待一周左右后,用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分,挂在用柏树枝、甘桔皮、椿树皮或柴草堆成的火堆上,慢熏慢烤,快要熏干时,再悬挂于火塘上面或屋梁下,任其烟熏,数月以后便成了腊肉。食用时切下一块,将肉皮先放入火中烧焦,经温水浸泡后刮洗干净,煮好即可享用。
   猪的肚、舌、头、脚和尾巴,羌族人都要将其腌制储存,作为年节的牲品。猪油也是腊制,屠宰之后将板油切下,包成圆形,紧压成饼状,谓之“油饼”。然后悬在火塘上方熏干,再存放于屋内的通风处,可随吃随取。
   传统上,羌族人宰杀年猪做腊肉,一般仅供自食,佐餐、下酒、宴客、馈友、逢年过节都离不开腊肉。羌族人家,均以此为家庭必备之食,“猪膘肉”便成为最富羌人气息的乡土美味,特别是高山上的村寨,还要以各家存储腊肉的多寡,作为衡量贫富的标志。而腊肉烹饪出的菜品也五花八门,可煮熟切片;可与蔬菜混炒;“打搅团”可切碎加入,成为 “酸菜腊肉玉米面汤”。毫不夸张地讲,在羌族传统人家,餐桌上只要有肉的地方,便有“猪膘肉”的影子。

史诗作证羌家腊肉源于成都
   现今羌族的肉食类品种有猪、羊、牛、牦牛、鸡等家畜家禽,其中,尤以“猪膘肉”为主,也最具特色。今天,岷江流域的羌族地区,已成为许多人假日休闲自驾游的目的地。从原始苍劲的达古冰川到闻名中外的桃坪羌寨,每至一处,餐桌上,热情好客的羌族人总会为客人推荐羌族的老腊肉。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富有羌族特色的“美食名片”,其源头就直接来自于成都。
   在描写远古羌族从西北迁入岷江流族的著名羌族史诗《羌戈大战》中,成都被称为“夷多”。据史诗表述,在岷江流域定居下来的羌族人,在战胜当地“野蛮”的戈基人后,就开始了向周围文明积极主动学习与吸纳的进程。在史诗的开篇《羊皮鼓的来源》中记述道:“远古岷山多草原,草原一片连一片。牛群羊群多兴旺,羌族儿女乐无边”。由此可见,定居起初,羌族人的家畜,仍沿续着其在西北放牧的习俗,以牛羊为主。在尾章《重建家园》中,羌族头领阿巴白构因战胜戈基人,决定祭天。他召集各寨大小首领前来商议,这无疑是羌人南迁后众多寨子首次共同举办的,也是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次祭天仪式。因为在战胜戈基人之前,集体举办条件并不成熟。据史诗记载,在阿巴白构和首领们协商的方案中,其仪式的铺排程度也十分隆重:“大树自有根,大河自有源;我们不忘祭天事,应该好好来盘算。牛羊羌地有,咂酒容易办;戈地肥猪产夷多,肉嫩肥美味道鲜。”从史诗的记述可以推断,南迁的羌人是在与戈基人的战争中,接触到家养的猪种。
   接下来,史诗记述了羌族首领派人到“夷多”学习养猪技术并领回种猪的过程,这极有可能是今四川岷江上游羌族地区羌族养猪业的伊始。流传于茂县地区的一个版本,关于这一段史实的记述,生动而详实:“乐善寨首愿帮忙,乐善寨首到郫县,郫县寨首托买猪,买猪敬天神。敬神是大事。乐善寨首愿帮忙。乐善寨首到成都,成都寨首问乐善:‘从乐善寨到成都,山要翻千千子匹,河要过百百子条,你这样苦,你这样累,有什么要事要做?’乐善寨首回答说:‘千千子匹山,我翻过了,百百子条河,我跨过了。苦也不怕,累也不怕,我到成都来买猪,买猪还天愿,买猪敬天神,买猪谢天恩!’”
   在茂县地区的版本中,史诗随后用大量篇幅,一一记述了乐善寨首将成都的种猪带回目的地的经历,沿途经过郫县、都江堰、威州(今汶川县)、雁门、七星关、石鼓等地,一路上,他将带回来的种猪一一分派给途经的村寨。
   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饮食作为人们生存最主要的原动力,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由饮食活动而创造出的美食文化,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内容。羌族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一方面展示出羌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另一方面,它也再次证明,包括美食文化在内的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相互促进的结果。羌族美食文化中“猪膘肉”的历史,正是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