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回来了,年轻人回来了
发布时间:2017/5/17 9:26:00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编辑:米强


美丽新村我的家,环境优美如诗画。
 


文化育魂,新村遍布新风尚。
 


在希望的田野,过上幸福的日子。


   ——广元市利州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纪实

   郭桂花 张文良 张玉洁 文/图

   条条玉带似的公路蜿蜒在绵绵青山中,栋栋灰瓦白墙的川北民居掩映在绿树间,片片绿意盎然的蔬菜地里不时传出欢歌声……初夏时节,走进广元市利州山乡,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田园诗画般的美景。

   近年来,广元市利州区以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为契机,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突破口,按照“缺啥补啥”原则,以“四好”为目标,系统规划,统筹推进,全面构建地域特色突出、民俗文化厚重、乡情乡趣浓厚的新农村,打造出幸福美丽新村的“升级版”。

   缺啥补啥 量身定制

   新村建设促成新形态

   “有女莫嫁贺家坡,一年四季莫水喝。”这句顺口溜是几年前利州区工农镇小岩村的真实写照,而如今小岩村变身省级“四好村”。一幢幢漂亮的小洋房点缀在绿荫中,十里核桃文化长廊弥漫着浓浓的农家气息,正如当地儿歌传唱的那样:“小岩村,变化多,柏油马路修上了坡,山尖尖儿上也不愁水喝,洋楼盖得亮闪闪,家家都是好景点。”

   小岩村的变化只是利州区按照“六建六改三提升”(即“建房、建园、建入户路、建沼气、建院坝、建网络”“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电、改陋习”“提升民居风貌、提升房屋功能、提升村民素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利州区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全域设计,统筹处理好新村改造、新建、保护的关系,在坚持“先易后难、补齐短板、突出重点、缺啥补啥”的原则上,形成了“基础先行、产业为要、环境为先、服务配套、改革创新”的总体思路,并相继完成了《2016-2020年省级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规划》《2016-2018年省级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新村专项扶贫规划》等一系列综合性规划与切实可行的新村建设实施方案。

   2017年,利州区坚持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产村相融理念,统筹推进白朝乡徐家村等18个幸福美丽新村和宝轮镇田垭村等38个扶贫新村建设,新建苏家、宋坪等15个具有本土特色的幸福美丽新村聚居点;申报传统村落保护项目2个……“量身定制”的每一个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路线图和时间表清晰地定格在新村规划的大蓝图中。

   “在新村建设推进过程中,我们还严格做到‘四忌’,即忌大拆大建、忌大包大揽、忌花里胡哨、忌千篇一律。”利州区农工委主任母文德告诉笔者,这样做目的就是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保则保,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尽量保持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产村相融 园村共建

   新村建设催生新业态

   龙潭乡柏佛村口古树下,一块醒目招牌:Fan’sRice(樊家一碗饭),指向一处古色古香的农家。与其相邻500米处,还有“樊家一碗菜”“樊家一碗面”两块招牌,招牌上同样写着显眼的英语标识,不禁让人感觉进入了风景名胜区。这是利州着力实现农旅深度融合的真实写照。

   在柏佛村1组村民赵玉莲家门前的小菜园里,插着一块叶状的木牌“玉莲果菜园”,标号种植NO.66,木牌中间稻穗形的手里捧出一颗“广元农业”标识,落款“龙潭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制”。驻村第一书记邓波告诉笔者,这是利州区专为农户打造的微菜园、微果园、微禽园,全村还有100多个,按照要求全部种养生态产品,为部分高端消费者“私人订制”。

   柏佛村的变化得益于新村建设中“产村相融、园村共建”的发展模式,让村民有了留下来的“底气”。目前,该村新建7家农家乐带动贫困户发展民宿经济;发展订制农业,与郫县豆瓣厂签订了300亩辣椒原料订单;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去年贫困户人均分红625元;培育新业态,小微金融服务、物流快递已进村……

   在坚持缺啥补啥抓规划的基础上,利州区还着力坚持成片成带抓示范。即:坚持全区一盘棋,先抓点、再连线,最后形成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带、“三园”(现代农业园、特色产业示范园、微田园)共建示范带、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脱贫奔康示范带、脱贫摘帽示范带、库区脱贫攻坚示范带等5条示范带,涉及10个乡镇(街道)56个村;坚持轻重缓急抓关键,按照重点线路、重点投资2017年重点建设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带、“三园”共建示范带、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与此同时,该区新村建设着力与特色产业相结合,以“三园”共建为载体,结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绿色蔬菜、生态养殖、木本油料等四大特色产业,培育新村发展的新业态。

   “六化”行动“四好村”创建

   新村建设呈现新状态

   青山绿水间,座座民居星罗棋布;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邻里互帮互助,民风淳朴……走进荣山镇中口村,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幸福美丽新村迎面扑来。

   近年来,利州区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与 “六化”行动、“四好村”创建相结合,以实施“六化”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新村房前屋后庭园化、村落民居整洁化、产业发展特色化、公共服务体系化、基层治理法治化、新风培育常态化。同时以“四个好”为标准,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目标,到2020年全区90%以上的村建成区级 “四好村”,80%以上的村建成市级 “四好村”,70%以上的村建成省级“四好村”。

   扶贫先“扶志”,治贫重“扶能”。在“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培育上,利州区以“两扶一树”(扶志扶能树新风)为抓手,在农村持续开展“感恩自强、争先脱贫”“传承家风、树立家规”等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专场报告会216场次;组织开展青年创新创业励志宣讲等先进典型事迹宣讲活动累计30余场次;开办农民夜校54所,累计受益群众近3000人……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创建区级“四好村”35个、市级“四好村”18个、省级“四好村”7个。

   “快马加鞭未下鞍,新村建设战犹酣”。连日来,以宝轮镇龙泉村、田垭村和白朝乡徐家村、月坝村为核心的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带;以荣山镇中口村、大石镇五一村、工农镇小岩村为核心的“三园”共建示范带;以龙潭乡和平村、柏佛村为核心的脱贫奔康示范带;以荣山镇二重岩村至平基村一带的脱贫摘帽示范带和以三堆镇、金洞乡为核心的库区脱贫攻坚示范带等5条 “六化”新村示范带建设如火如荼、鏖战正酣。

   2017年,利州区共投入幸福美丽新村及扶贫新村建设项目资金30264.15万元,以五条“六化”示范带为重点,将创建省、市、区级“四好村”分别为26个、38个、46个。

   “鸟儿回来了,年轻人回来了”。今日利州,农家庭院花果飘香,村容村貌整洁美观,特色产业示范园相连成片,新型经营主体活跃乡村,公共服务完善配套,依法治村水平提升,文明新风盛行,幸福美丽新村如群星闪耀,辉映利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