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入户 村民告别“下河挑水”
发布时间:2017/5/11 11:38:00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编辑:小米



巴拥在水池边洗衣。  

   

   本报记者 吴平 文/图 

   巴拥是德格县达马镇贡空村村民。过去,她每天早上都要到麦宿河边去挑水,来回至少40分钟。河水在冬天要结冰,到夏天水质浑浊。自从村里实施了饮水安全工程后,如今一拧开水龙头,巴拥就能用上干净的自来水了。

   5月8日,记者在巴拥家看到,院子里晾着刚洗干净的衣服,洗漱台旁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洗发水、漱口杯、牙膏等。“自来水入村入户后,让藏族群众的生活有了质的变化。”德格县达马镇镇长占玛措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德格县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达到95%。

   >>故事讲述
   贡空村民用上自来水 

   李军是省水利厅派驻贡空村的第一书记。去年6月,在他的组织下,贡空村几位村干部和贫困户代表考察了松潘县川主寺镇的产业。贡空村村支书邬金泽登对当地农村干净、整洁的程度尤为赞叹。邬金泽登下了决心:一定要带领乡亲们脱贫,打造出一个美丽整洁的贡空村。

   可移风易俗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贡空村的民居通常为上下两层,下层堆杂物,上层才用于生活起居。自来水要安装到楼上时,村民却害怕一旦水管爆裂,会把房子冲毁。

   “村民的担心也有道理。当地冬天极冷,11月到来年3月,土地都冻得硬邦邦,铸铁水管冻裂确实发生过。我们费尽口舌解释了水管是采用了优良的PE给水管材,还采取了特殊保暖措施,终于说服村民安装了自来水管道,院里一口水池、楼上一个水台,自来水就入户上楼了。”德格县水务局副局长黄晓东介绍,这在德格农村可以说是一件突破性的大事。 

   初战告捷,县水务局适时将全县饮水安全推进现场会安排在贡空村举行,到场观摩的其他乡镇村民都纷纷表示:就按这个标准建。

   更“超前”的是,污水排水系统也一并建成。“当地农村多为旱厕,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将之汇入收集池,沉淀过滤后才排到河流。”黄晓东说,这对于保护母亲河,改善村容村貌,以及发展乡村旅游都非常必要。 

   成就盘点
   107.8万人解决安全饮水问题

   近年来,德格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在26个乡镇进行全覆盖。自2016年起,该县又对20个摘帽贫困村及2个非贫困村实施巩固提升,结合产业发展需求进行统筹建设。截至目前,总投资1249万元的20个摘帽村的巩固提升项目已完成;其他贫困村以及新建搬迁聚居村的安全饮水工程等正在稳步推进,力争到2019年,完成全县饮水巩固提升,形成建管结合的维护管理制度。

   黄晓东介绍:以往山上的取水口是两个,现在则在百米范围内又增加了4个取水口,汇流到一口1立方米左右的取水池,通过管线送到村子的两口共70立方米的蓄水池,再利用自然高差流进入户管道。

   “PE管的直径由50毫米改为75毫米,提高了输水能力;为了防冻,管外包裹特殊的保温材料,管材挖沟深埋,可供冬天使用。”黄晓东说,目前他们正在高标准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发展乡村旅游打基础。据了解,柯洛洞乡的独木岭村将打造“部落牧人”景区,更庆镇的西部村打造 “山花藏寨”,更多的“牧家乐”、牧旅结合的脱贫产业将应运而生。

   德格县的故事,是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记者从省农田水利局获悉,2016年,我省已累计解决107.8万脱贫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今年将向“四大片区”投入水利资金75.58亿元,解决63.04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饮水安全情况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我省开发了脱贫攻坚饮水安全信息系统,正在通过网站、APP进行数据填报,有助于饮水安全的回头看、巩固提升。